香港思維導圖導師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官方網頁

心智圖誕生的故事
人類「超級大腦」背後的規模法則| 集智俱樂部


思維導圖(Mindmap)被譽為大腦操作手冊,它的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來自思維導圖發明人東尼博贊先生是如何發明思維導圖的。

讀大學時候的博贊,就對如何大腦的運作機制十分感興趣。他在思考,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有說明書,教人如何使用這東西。那麼世界上是否有教導人們使用大腦的說明書呢?於是博贊來到圖書館,詢問管理員:“我想找一本關於如何用腦的書。”

「到醫學書籍區看看」圖書館管理員指著一旁的書架說。
博贊回答道,“那裡沒有呢,我都已經看過那裡的書目,都是醫學類腦部手術的書,不是我要找的。我只想學習如何使用大腦。”
管理員面無表情地看著博贊,說「我們這裡只有這些教科書,並有你所說的關於如何使用大腦的書」。
那天,博贊帶著遺憾地離開圖書館。

自大學二年級起,課業負擔日益增加,博贊發現記的筆記越多,學習效果就越差。由於之前的學習方式並沒有為博贊帶來想要的效果,於是他開始尋找新的學習方法。他慢慢意識到既然連圖書館都沒有書來介紹如何使用大腦,那麼這個領域的研究就有很大的潛力。在後面幾年裡,博贊學習了心理學與科學概論、神經生理學、神經語言學及語義學、資訊理論、記憶與記憶技巧、知覺與創造性思考。他逐漸理解了人類大腦的工作原理,以及使大腦呈現最佳表現的必要條件。博讚的研究也使他自己學習方法的缺點暴露無遺。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課堂筆記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單調乏味。甚至博贊自己也說由於這種線性形式的筆記十分有效地把他訓練成了一個白痴!通常刻意練習能夠讓你的技能變得越來越好,但是如果練習的是錯誤的方法,這種練習只會讓你變得更愚蠢。博贊認為如果把線性、單調的筆記練得越來越多時,人就會越來越遲鈍。所以他開始改變這種思考方式和學習方法。

在研究了大腦的結構後,博贊找到了一直在尋找的突破口。人類的大腦至少有1 000億個腦細胞,每個腦細胞都有助於我們的思考。這些神經元的觸手(樹突)像樹枝一樣,由細胞核向外輻射,這種形態令博贊十分著迷。這個發現對發散性思考研究作為許多貢獻,博贊借鑒了這種神經元發散連結的發散形態來組織文字,圖像,後來就催生出了思維導圖。

從最簡單的角度來說,思維導圖是一幅精細的示意圖,透過參考腦細胞的結構,呈現出由中心向外輻射分支的形態,並透過關聯形式逐漸演變。然而,自1960年代中期思維導圖創立之初,它就被證明不單單是一種極好的記筆記的方法,也是一個有效的、能夠深刻啟發思維的工具,用於鍛鍊人們的腦力、智力和精神力。現在,思維導圖被全球眾多人認可和使用,借助思維導圖來提升創造力,聯想力,想像力,並發展出更多的應用場景和用途。